业余爱好
文/陈茗薇
刘莲是儿子一个玩伴的妈妈,因为家里条件优越,人活得极其悠闲潇洒,身上找不着为生活所累的痕迹。她有大把的空闲时间,每次碰到她,不是刚从美容院美容回来就是从商场购物归来。
刘莲的爱好也极其的小女人,去她家时她把亲手钩制的拖鞋、沙发罩一一拿给我看,羡慕得我直夸她心灵手巧。
最近刘莲新添了一项爱好——养狗。她收养了一条小狗,也让她的生活一下子变得忙碌充实起来。狗狗是条哈士奇,性情极其顽劣,不停闯祸,咬坏了家里的花,咬破了主人的拖鞋,咬断了电脑的键盘线,还整个吃下了一根马上要用来炒菜的辣椒……但也异常聪明,具备人类的某些聪慧和情智,也因此,刘莲对这个小破坏分子十二分的宠爱,像对孩子一样有耐心——饭后带它去散步、医院打疫苗、每天晚上给它洗澡,隔个个把小时还要带它到楼下放风和“方便”……刘莲说得眉飞色舞,我听得脑袋发麻。刘莲说,狗狗通人性,要不你也养一只。我说,饶了我吧,我每天忙得什么似的,没那份多余的精力,我家里喘气的活物只可能是人了。除此,我还有自己的担心,若是真养了,又爱上了,却又没精力继续养下去,岂不成了烫手的山芋,该如何是好?不是在给自己出难题嘛!难为自己的事儿最好的应对办法是不做。
一天,碰到了刘莲的老公,他操着湖北口音绘声绘色地描述他家的这只爱犬,大致意思是,当初他强烈反对媳妇在家里养狗,毕竟在楼上养狗有诸多不便,可拗不过他老婆儿子,硬是把这狗狗养了下来,没成想竟有意外收获,每天早上为了遛狗,她们娘俩一改过去睡懒觉的毛病,早早就起来。我心想,这人真会给自己宠老婆孩儿找托辞,单为叫人起床,买只闹钟不就全部搞定,干嘛一定要养只劳神的宠物?
还好,刘莲的业余爱好足以证明她内心柔软,堪称保护小动物的爱心人士,而有些人的业余爱好,除了证明那人超级无聊之外别的恐怕什么也证明不了。
闺蜜小五的老公顺子在家是个甩手掌柜,家里的生意小五一个人打理,俩人三十好几了没个孩子,是小区里著名的丁克。顺子晚上玩网络游戏,白天玩麻将,坐着的时间永远比直立行走的时间长,我总担心因为坐久了,他哪一天屁股会和椅子长在一起。顺子坚定地把业余爱好当成了主业,说实在的,能像他一样把神马都看作浮云、只活当下不问前程的男人还真少见。
说起我自己的业余爱好,和心底里向往的东西还真有点小矛盾、小纠结。记得几年前,每次走到有卖十字绣的小摊前,我都会有片刻停留,很想也买一幅回去,像模像样地弄出个大“作品”,装裱好,挂在墙上,显示一下婉约的小女人气质。可是又担心自己没那个耐心,当然也没那么多时间,很有可能把好端端一件艺术品变成个烂尾工程直至将其沦为一块抹布。几次之后就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有时看见哪个女子坐在那里打毛衣或是缝缝绣绣,我就心绪难平,一是羡慕她们的爱好女人味十足,再则是妒忌她们有时间有闲心坐在那儿,靠一针一线钩钩连连来消磨大把的时光。
我从小在作裁缝的姥姥身边长大,每到过年时姥姥都会从成衣铺接过大量的活计做,可是直到现在,我除了锁扣眼儿、缝裤脚勉强过关,再稍有点技术难度的工序我都做不来。缝纫技术既没变成我的谋生手段也没变成业余爱好。我想,姥姥也是曾一度想把我培养成个心灵手巧的成衣匠的,也许是看我在机器上出奇笨拙的样子也就在心里暗暗作罢了。
谁曾想,我和文字早已是缘定三生的,是一对儿无论怎么拆也拆不散、怎样离也离不了的欢喜冤家。
小时候,邻居阿姨到家里做客,那位阿姨想必有占卜的潜质,曾经神秘兮兮地对我妈说,瞧这丫头,十指尖尖,以后没准会成个钢琴家。如今看来,那位阿姨当年的占卜功力只炼至五成,长大后的我确每天都在十指翻飞自我沉醉,只不过弹奏的不是钢琴,而是电脑的键盘罢了,后来又进化为手机键盘——一段又一段地敲下自认为可以影响到小到人心大到整个世界的文字。
记得最初与文字相亲磨合的那些年,我少有悠闲自得的时候,孩子小,单位事情繁多,因为忙碌而变得内心焦灼,日子被工作生活的琐琐碎碎占据着。讲真心话,把文字当作业余爱好并不是件有意思的事儿。尤其是个女人,整天表情凝重、满腹心事、忧国忧民的,似乎鲜有轻松的时候,国事、家事、天下事,似乎事事都归自己操心。可是没办法,谁让爱上了呢?只为圆心中的一个梦吧——文学的梦!“一朝入梦,终生不醒”!再说了,对其他的事情也不那么的感兴趣,网络游戏闹人、玩扑克嫌烦、打麻将不会、逛街太累,最主要的,东西过盛,物质压身,对人本身也是种负担和损耗,不给自己开发点什么业余项目,不去爱好点儿什么,生活简直就没有乐趣可言了。
喜欢的一个香港男影星在一档娱乐节目里接受记者采访,列举他在演电影之余的诸多业余爱好:赛车、健身、游泳、登山……不由得和坐在身边的好友一起感慨:看人家,生活在保鲜柜里一样,四十岁的人还如同小伙儿,真正是“冻龄”啊,怎能不让女人们尖叫激动流鼻血呢?!选对了业余爱好,如同选对了工作和生命中的另一半,会反作用于人,相当的重要……
如果说打扫卫生也可以算作业余爱好的话,那姥姥就可以算作拥有这种爱好的人之一个。“一屋不扫,何以安心啊?”姥姥每日必打扫清洁房间一次,隔几日一定要大扫除一次,年终时再来次全面总结。对于室内卫生清洁这件事儿,姥姥是绝不含糊的。以姥姥的想法,一个人在收拾干净的屋子里待着心舒胸阔,呼吸也跟着顺畅——心情那叫一个爽!而心情好,也就一切都好。从小受到姥姥的影响,我也落下了爱干净的毛病,没事儿就收拾整理、排查卫生死角,于是乎总给人忙忙叨叨、片刻闲不下来的感觉。到了某个新地方,常常要先扫视一番,找出卫生方面存在的毛病和问题。总是满腹委屈地认为,这辈子没做与之相关的工作,简直是枉费了自己在这方面异于常人的能力了——于是,一副壮志未酬、抱负不得施展的样子。
姥姥一辈子忙忙碌碌,忙的是洒扫庭除、居家过日子的小事儿,或许是因为把每个日子都当崭新的日子来过,或许是因为每天都为自己设定目标,也或者是因为这份忙碌,姥姥她老人家如今九十岁高龄,依旧健康硬朗、精神矍铄的。
人之寿命富贵在天,但在爱干净这个生活习惯上,是要靠后天来养成的。我得到了姥姥的真传并很好地继承了其衣钵。
新冠疫情期间,我的这项“业余爱好”也得到了版本上的升级。如果说洁癖也算病的话,我觉得自己的病情在这个段特殊时期加重了。响应号召宅在家里是一定的,可只要是出门,回到家里必定要上演清洁大战:多次用洗手液洗手,并用酒精消毒,以至于有人在一旁提醒:手皮也是很薄的,禁不住那般的搓洗。再有,进到屋里必先冲洗鞋底,购物袋、口罩、手套、围巾,能洗到的小物件全部清洗一遍,把外衣外裤拿到门外去抖,一遍遍拍打,让灰尘们主动屈服、四散逃窜。如果说爱干净可以变本加厉,那我应该就是了。除此,特殊时期整个人也变得更为严谨和细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儿,购物之前必列清单,到了超市,对单购物,直奔主题,分秒必争,丝毫不耽搁。当然,买回的物品也要用酒精一一擦拭消毒一遍。
在洗洗涮涮打理内务时,总会想起多年前看过的作家严歌苓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小姨多鹤》。多鹤这个美丽的日本女人不是一般的洁癖,常把中国东北农村人家的红砖地面擦拭得油光水亮,并泛出瓷砖一般迷人的光彩。和多鹤比起来我还是自愧不如的,但我一直在朝她的方向努力。
没有什么不好吧,讲究卫生总不能算毛病。
就像吃东西要管住嘴一样,有所禁忌和节制,不该吃的坚决不吃,该少吃的少吃,该清蒸的就不要油炸,管住嘴、迈开腿,再加上良好的卫生习惯,那些个麻烦事儿、恼人事儿、烦人事儿,再有什么病毒啊、细菌啊、流感啊的,想要趁虚而入,想搞突然袭击,恐怕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作者简介:
陈茗薇,女,原名陈明威,另有笔名烽火嘉人、南均等。年生于“诗县”舒兰,现居历史文化名城吉林市。年毕业于延边大学中文系。曾任《都市新报》《江城日报》编辑、记者,现就职于吉林省舒兰市委宣传部。系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家,中国青年作家学会会员作家、理事。
曾在“赵树理杯”全国乡土文学征文大赛、首届“化泉春杯”全国散文大赛、第二届“中国青年作家杯”全国征文大赛、第四届广西网络文学大赛、“潇湘文化杯”征文大赛;大东北、散文世界杯、临川之笔、中华情旅游故事、吉林省美文大赛等征文活动中获奖。作品曾相继入选吉林省市和全国多部文集和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