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人们逐渐养成了勤洗手、勤消毒的好习惯,而免洗洗手液因为携带方便,能有效灭菌而迅速走红。那么免洗洗手液的抑菌成分有哪些,又到底能不能杀灭新冠病毒呢?
从成分上划分,免洗洗手液大致可以分为含酒精和不含酒精两大类。
其中,75%的酒精浓度可以有效灭活新冠病毒。但酒精浓度并不是越高越好,酒精浓度过高,病毒表面包膜的蛋白质迅速凝固,形成保护膜阻止酒精进入病毒体内,反而无法将病毒彻底杀死。而酒精浓度过低,则无法将病毒体内蛋白质凝固,同样不能杀灭病毒。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建议,可以选择60%~80%的酒精浓度。
注意这里的60%~80%指的是体积分数,通常用(V/V)表示,而有的产品是用质量分数(W/W)表示的,这两种单位是不一样的。60%~80%(V/V)换算成质量分数是52.1%~73.5%(W/W)。
而非酒精类免洗洗手液常见的抑菌成分有季铵盐类(苯扎氯铵、苄索氯铵等)、双胍类(氯己定、聚六亚甲基双胍等)、植物成分(柠檬酸、椰子油等)以及次氯酸等高效广谱消毒剂。
其中季铵盐类和双胍类消毒剂都属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阻碍其代谢从而达到灭杀作用。含这些成分的免洗洗手液具有一定的抗菌效果,但在针对新冠病毒这一点,没有证据表明这类洗手液对新冠病毒有效,尤其是氯己定,又被称作洗必泰,在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中明确提到: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而植物成分虽然更加天然和安全,且具有一定抑菌效果,但对于杀灭新冠病毒是无效的。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植物成分被官方认定为能有效杀灭新冠病毒。
次氯酸属于含氯消毒剂,对灭杀新冠病毒有效,但具体浓度尚未明确。在《医院消毒技术规范》中提到:次氯酸水消毒剂浓度在50mg/L~mg/L,pH在4.0~6.5时,是一种杀灭力强、安全性高、环保性好的消毒成分。因此正规有效的次氯酸免洗洗手液是可以灭杀新冠病毒的。
最后温馨提示大家,免洗洗手液只能消毒,不能去除手上的油污、灰尘、重金属等污渍,要想彻底达到清洁效果,还是要用流水+肥皂/洗手液的方法。另外酒精类免洗洗手液属于易燃物品,建议在使用过程中远离火源,同时避免孩子单独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