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神话,两条人命。
芮小丹向丁元英要这个礼物的时候,必定没有想到这件事情会掀起如此大的波澜。
丁元英应该有所预感吧?否则也不会非要到五台山寻求心安。
“杀富济贫”,听着就招招见血,剑剑封喉。
只是真的看到林雨峰开车冲下悬崖,看到刘冰拿着一张张白纸跳楼自杀,却又不由自主地想到一句话:杀人不见血。
林雨峰和刘冰与丁元英无怨无仇。只因为芮小丹想要丁元英在王庙村给她写一个神话,而死在了这个神话里。
林雨峰是HIFI音响界的领军人物,他并没有把一家注册资金不过百万,起步不到一年的小小格律诗音响公司放在眼里。每个月套的生意引不起他的兴趣。他甚至意图一单生意赚两回钱,同时把格律诗音箱当成托儿,把格律诗公司当成乐圣公司的品牌秀,让自己的乐圣音响公司乘着格律诗的东风好好地进行一波宣传。
当格律诗的突然降价影响了乐圣的市场声誉时,林雨峰想的是索赔万,一招致格律诗于死地。商场如战场,是你死我活的较量。
林雨峰设想得很好,却没有想到自己早就一步步地踏入了丁元英设置的陷阱当中。只有矛,没有盾,永远都在进攻,进攻,进攻的乐圣音响公司正是丁元英看中的合作对象,也是“杀富济贫”当中的大富户。
林雨峰的矛太过于锋利,他把自己的路走得太绝,一次次置格律诗于死地的进攻,一步步地让自己的乐圣陷入死地。当他意识到自己踏进丁元英设置的圈套时,曾经信心十足地叫嚣败诉即跳楼的他无以自圆其说,已经没有了转圜的余地。
乐圣还可以与格律诗合作,踩着官司的热度还能掀起一股热卖的风潮,可他林雨峰在HIFI界却已无立足之地。“杀富济贫”,杀的并不是乐圣,杀的是他林雨峰,苟且偷生是生不如死。
林雨峰是给憋死的,他不甘于被丁元英按着脑袋与格律诗合作,也不甘于这么郁闷地退出中国音响的餐桌,另起炉灶或是隐姓埋名都只会让他心里憋着的那股气咽不下去,也吐不出来。他选择了用死去逃避憋屈的现实。
刘冰为求财而费尽心机地成为格律诗的小股东之一,在格律诗摊上官司,面临巨额赔款时选择退股,人却没有如其他两个小股东那样离开格律诗,他离不开自己一直开着的宝马车,也舍不得虚荣浮华的生活。
丁元英给了刘冰一个可以保住工作的档案袋,最后却成了他的催命符。刘冰并没有把档案袋当成救命稻草而是作为武器,搭讪乐圣公司,威胁欧阳雪,他要的并不仅仅是保住工作,他想要的是股份也是人前显贵的权利。当刘冰看到档案袋里的一张张白纸时,崩溃了,跳下了高楼。
两条人命死在丁元英设置的神话里。
丁元英很早就曾说过,这件事可以尝试,但肯定是个错误。明知是个错误,丁元英还是去做了。
这时候会不由自主地想,丁元英到底是什么人?
曾考入清华大学,后留学柏林,经济学硕士,先后就职于柏林国际金融投资公司,柏林世界经济周刊任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员。98年在北京结婚,半年后离婚。
丁元英的朋友韩楚风说他是明白人;
柏林有一个居士说丁元英是极品混混;
做过丁元英一年助理的肖亚文说他是魔是鬼都可以,就是不是人。思维颠倒,说鬼话,办鬼事,倒行逆施,但是还有道理,像魔。
五台山的智玄大师说他断不是佛门中人,参意不拘经文,已经踩到得道的门槛了,离得道只差一步,进则净土,退则凡尘,只是这一步难如登天。
而深爱丁元英的芮小丹则认为丁元英是一个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做事情的人。
丁元英的话总是费人思量,携几分透彻,带几分禅意,貌似玄而又玄,细思又有几分道理。
成立私募基金不到一年的时间,卷走近两亿的人民币,很多人骂丁元英是汉奸。丁元英很豁达,汉奸至少还是人。实际上丁元英心里并不是滋味,世间有法理人情,有时候过得了法律那一关,过不了自己心里那道坎儿。
父亲生病住院,救活的可能性极小,即使活下来基本上也会成为植物人。
“那我怎么做才能让我父亲死?”
如此大逆不道的话,也就是丁元英这么离经叛道的人才能说得出来。
“医院,只要病人没有死亡,只要病人的帐上还有钱,医生就要继续治疗。”
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态,最难的是求生不能,求死不成,生不如死。每一分每一秒在病床上都是痛苦和煎熬。子女头上顶着孝顺的名声,砸锅卖铁,咬紧牙关,想方设法地想要挽留住生他养他的父母。
“如果我孝顺的口碑是以我父亲的痛苦和尊严为条件的话,我就真不知道我是个什么东西了。”
“如果过了病危阶段,确定是植物人了,那就停止交费,我就把氧气管子拔了。”
“如果你养儿就是为了防老,那就别说母爱有多伟大了。你养来养去还是为了自己,那是交换。等不等价还两说着呢,碰到我这么个不孝顺的,您就算赔了。”
听听,这还是人话吗?
芮小丹在决定与流窜犯搏斗前给丁元英打了一个电话,说明了她当时面临的情况,以示决别。丁元英明白芮小丹的意思,在电话里却一句话都没有说。
芮小丹的父亲很难理解,自己的女儿怎么会爱上这样一个无情无义的混蛋。他却不知道丁元英知道芮小丹死后心如刀绞,吐了一口鲜血。
韩楚风说:我用一位哲人的话给你画一个圈儿,你就好生地在里面呆着吧,只要你一出声,你就会被另一种声音活埋了。
“更高级的哲人独处着,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想孤独,而是因为在他的周围找不到他的同类。”
所以,丁元英的妹妹说:“你还是一个人过吧,没有任何人能受得了你呀。”
没有人能受得了这样的丁元英,受得了这样的丁元英,又深爱着这样的丁元英的芮小丹离开了这个世界。
曲高和寡,丁元英背负着满身的骂名默默地离开了这座古城。
“大爱无爱”。丁元英知道这个世界没有什么神话,只有强力作用的杀富济贫,杀富富不去,济贫贫不离,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要的就是“投石击水,不起浪花也泛涟漪”,以扶贫为命题引起有识之士的声讨责骂直至论道,引起仁人志士对传统文化的抨击和思考。至于里面牵扯的人或事正如智玄大师所言:
当来则来,当去则去,一生一灭一枯荣,皆是因缘天定,随心,随力,随缘。
丁元英这样的人活得并不快乐,他想得太多,看得透彻。他可以在股市大杀四方,从狼嘴里夺肉;也能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将大名鼎鼎的乐圣音响公司玩弄于股掌之上。可是站在得道的门槛上,他进不得净土,退不到凡尘,既不能力挽狂澜,也不愿随波逐流,更得不了逍遥自在,他一边念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边又牵着爱恨嗔痴。
没有钱,他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清静,赚了钱他心里不得舒坦;
他与传统文化格格不入,居高临下地看着世人在自己的文化属性里挣扎而无能为力;
尊重了芮小丹的选择和天职,遵循了自己的所恪守的天道,芮小丹的死却在他的心上狠狠地割了一刀;
他的三分静气,三分贵气,三分杀气和一分痞气让他于基督而言进不得窄门,于佛而言不可得道,于凡尘而言不求功成名就,富贵荣华。所以,他只能找一个清静的地方打瞌睡。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逃避?
《天道》是一部绝妙的电视剧,它的厉害之处不在于情节有多妙,表明的道理有多深,对我们最有益的就是引发我们的思考。
在看肥皂剧的时候,人的脑子是编剧的跑马场,而看《天道》,则是我们自己在跑马。
我想,多看点这种电视剧对人的提升比较有用,可惜的是这类电视剧竟然如此之少。如果你还没看过《天道》,建议先看看它的原著《遥远的救世主》。
读过《遥远的救世主》后会理解,世上若有救世主,那一定是你自己,真正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他人能够协助你,能够影响你,引导你,却无法决议你的荣辱。
看到《天幕红尘》,会觉得自己的格局太小,不懂得太多,需要不断地学习,提高,否则他人说的话就听不懂,看不见高人的布局。读《背叛》,会让你想得太多,想要更高的阅读体会,想要开阔眼界,快点读本书,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脱节贫穷,归根到底是靠志气。脱离贫穷,不仅仅是物质殷实,精神殷实,而且要有志向。
《遥远的救世主》中的沈楠有一句话也很精彩,不过电视剧中的内容被删去了。“遥远的救世主”是一部内在丰富的小说,触及待人接物,哲学,宗教,爱情,股市赚钱的实质等诸多方面。沈楠说:“我有钱就不需求有钱人,我要有内在的人,不要再去找有钱人但没有灵魂的人”。
《遥远的救世主》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小说,触及待人接物、哲学、宗教、爱情、股市赚钱实质等多个方面。读书不会立刻改动你的生活,但它却能够,正如肖亚文所说:“知道这个人,是打开一扇窗,看不同的事物,听不同的声响,就足以使你考虑,醒悟。”
当你知道到这一点,你就会看到一个全新的观点,点击下方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