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康健园战疫慢性病患者如何做好居家自
TUhjnbcbe - 2023/9/8 21:07:00

慢性病患者,一个庞大的群体,以中老年为主,多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性肾脏病、肿瘤、糖尿病等一种或多种疾病。与普通人群相比,这类患者抵抗力和自身免疫力相对较弱。多数慢性病患者需长期接受药物治疗并定期门诊随访,但是,因为疫情关系,部分慢病患者的随访规律被打乱,所以对疾病的自我管理和对病毒的合理防护显得尤为重要。

做好疾病管理

做好监测居家期间,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血压、心率等指标,观察自身症状变化,如有明显异常,可采用网上咨询等方式和医生取得沟通,必要时调整药物方案;如出现病情急性加重,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1)糖尿病患者建议采用家用血糖仪自我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并做好记录。血糖控制目标:空腹血糖4.4-7.0mmol/L,非空腹血糖<10mmol/L,老年人可酌情放宽血糖控制目标。如出现明显心慌、手抖、大汗等低血糖症状,及时测量血糖并进食,纠正低血糖症。

(2)高血压病患者建议采用血压计每日于静息状态下测量血压。无症状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90mmHg,合并糖尿病、慢性肾脏病或心力衰竭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值</80mmHg,老年患者可适当放宽至</90mmHg。若监测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mmHg,或出现恶心呕吐、视力模糊、意识改变、剧烈头痛头晕、眼痛、心悸、胸闷等危急情况之一时,请及时就诊。

(3)慢性肾脏病患者尤其是维持性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需自我监测体重、出入量、血压、水肿等情况,两次透析之间体重增加最好不要超过干体重的5%。

在这里需要提醒慢性病患者,应当借此次疫情,注意到自我监测的重要性,家中必备血糖仪、血压计、体重秤等设备,对做好自我管理尤为重要。

规律用药:慢性病患者应按时服药,不可自行停药,以免引起病情加重。

合理营养:规律进餐对于稳定病情很重要,合理分配三餐,注意食物多样化,谷类宜粗细搭配,新鲜蔬菜每日-g,每餐要有绿叶菜,水果g-g,奶类及奶制品g。疫情期间购买新鲜蔬菜可能受限,可多储备和食用一些香菇、木耳、银耳、海带等水发蔬菜。考虑到限盐对慢性病控制的重要性,再次提醒患者家中备有控盐勺,以便量化用盐。

(1)糖尿病患者主食宜多选粗杂粮,含糖少又具有饱腹感的蔬菜必不可少,如血糖控制满意(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血糖<10mmol/L)可在两餐间摄入糖分不高的水果,除肉蛋外可增加大豆及其制品为蛋白质来源,忌用白糖、红糖及甜食,避免饮酒。

(2)高血压患者应限制钠盐摄入,根据血压控制情况,每日摄入食盐2~5g,避免食用酱菜、腊肉等过咸食物。

(3)慢性肾脏病患者根据肾功能限制蛋白质摄入,当出现高血压和水肿时,严格控制食盐在每天1~3g或无盐饮食。

适度运动疫情期间,外出受限,许多患者常常运动减少,建议增加做家务、在家中走动的时间,或者利用家里的小型健身器材如哑铃、弹力带等,增加身体活动。若外出运动,因遵循防疫措施,做好防护。

健康心态面对疫情,调整好心态,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和过度紧张,以免产生焦虑、失眠,甚至产生心慌、胸闷等躯体化反应。保证每日睡眠充足,做好自我情绪调节。

加强自我防护

1、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慢性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处,如需外出至公共场所或乘坐交通工具,应规范佩戴口罩,在公共场所减少接触公共物品及设施,接触后用肥皂水洗手或免洗消毒液消毒,居家时宜保持室内环境卫生,通风良好。

2、少出门,多备药为避免交叉感染,疫情期间,患者及家人尽量减少前往医疗机构,如需开具长期用药,可提前电话了解疫情期间就医流程,网上预约,错峰就医,减少陪同人员,做好防护措施后就诊。目前各地已放宽慢性病患者处方药量,对于“诊断明确、病情稳定、需长期服用治疗性药物”的门诊慢性病患者,经诊治医生评估后,视情况最多可一次性开具三个月药物用量。就医回家后正确处理防护用品,规范洗手和消毒物品。

王静刘景芳(主任、教授)(医院临床营养科)

1
查看完整版本: 康健园战疫慢性病患者如何做好居家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