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先并购国货,后消灭再提价,外资巨头阴谋
TUhjnbcbe - 2022/12/27 22:08:00

前言

要说到中国哪个行业这十几年来是一直浮浮沉沉,经常被外国压着打,自然非日化行业莫属了。

从毫无还手之力到强势归来,国产日化这几十年来那真的可谓是险象迭生,也不知道国产日化是受了多少的苦才能走到今天这一步。

日化市场一直以来都是极为巨大的,而作为人口第一大国的中国,日化市场自然也是令外国眼红。

据统计,年中国个人护理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甚至高达两千六百多亿元,但是几家欢喜几家愁,部分国际品牌的收入却是突兀的负增长,其中美国宝洁公司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经缩减至30%。还有另一个对于我国来说的好消息,截止去年,我国家庭日化产品市场中国货产品包揽前三。

虽然现在看上去我国日化产品还是十分强的,但是谁能想到,宝洁、联合利华等人们所熟知的日化巨头却是曾经害得中国人差点连衣服都洗不起的罪魁祸首呢?

这件事还需要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说起,那时候洗衣机逐步成为普通百姓家不可或缺的一员,而沙市日化则是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打着“首个国产洗衣粉”的牌子,将“活力28”投入市场并且占成功领市场高地。一直到九十年代初,中国市场无穷的潜力也吸引了跨国日化公司,而为了拿下中国市场,跨国巨头也展开了他们消灭中国品牌、吞并渠道的计划。

此时国内沙市日化也因为上市艰难,在年选择与德国日化邦特色公司进行合资。本以为将是一场双方互利的合作,谁料德方却故意将“活力28”的市场价格调高导致其销量大跌,再利用其在中国市场的资源渠道和品牌影响力,顺理成章地将自己旗下产品推向中国日化市场。也因此,“活力28”销量一路直降,逐渐淡出了消费者的视野。

除了沙市日化外,其它国产日化也是遭到了相同的待遇,直到这时,大家才发现,原来外资好心收购国货只不过是一个为自己产品铺路的借口。

这之后,自从在国内站稳了脚跟,这些外资企业更是有恃无恐,直接露出了它们的獠牙,甚至联合起来将日化产品的价格频繁上调,从而破坏国产日化在本国市场的地位,至此,各大跨国企业成功将中国日化市场拿捏在手中并成功瓜分。

按照彼时的局势来看,国货想要突出外资的重围闯出自己的一片天简直难于上青天,很多国货企业也是不敢冒这个险,但是依旧有人做到了这个艰难之举。

年,纳爱斯,一个以肥皂白手起家的企业,随着国内肥皂行业无人能与之匹敌,而外企长期垄断的洗衣粉行业价格仍是处于“高不可攀”的情况,为了打破僵局,重新将中国自己的市场掌握在国人的手中,纳爱斯在三四线城市推出了售价仅仅低至两元一袋的现在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雕牌”洗衣粉。

纳爱斯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成功让外企忽视,从而给足了“雕牌”洗衣粉占领市场的机会,当然,“雕牌”也不负众望,仅用了一年的时间,销量就直超百万吨,以五倍的销售量远远超过外企日化。

此时被外企长时间占领所的日化市场不由得出现了动荡,各日化企业都被迫陷入了价格战,高端市场出现极大空缺,立白集团逮住大好时机,研制新型产品,一举进发高端市场,重新夺回日化高端市场。

同时,蓝月亮也不甘落后,其率先完成了洗衣粉到洗衣液的全新升级,以无人能挡的趋势直接杀进洗护行业。

至此,我们成功夺回中国日化市场的大部分权益,国货终于打了场翻身仗。

如今的中国日化市场中,排名前十的企业中国直接占据了一大半,而排名前十的企业市场份额占比也是超过了六成,而立白和纳爱斯更是以较大的优势直接霸占了前两名。

结语

纵观当下,国货逐步复兴,与之相反的则是跨国集团的衰败,它们现在是每况愈下,自中国拿回市场后,外企自然也没法再利用中国人口大国的优势发展自己。从年起,宝洁的全球销量便开始停滞甚至是有了下滑趋势,而在年,宝洁更是被爆说在巴黎泛欧交易所遗憾退市。

今日话题:国外日化巨头妄图打倒中国品牌,国货顽强崛起,推翻外资“阴谋”

1
查看完整版本: 先并购国货,后消灭再提价,外资巨头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