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西华大学、南华大学和北华大学,看完后有没有蒙圈的感觉,傻傻分不清,分不清也情有可原,因为这些大学校名改名前后基本没有什么传承可言。东华大学改名前叫中国纺织大学,西华大学的前一个名字是四川工业学院,南华大学由中南工学院和衡阳医学院合并而来,北华大学由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
中国高校的名字之所以缺乏继承性,与高校热衷改名有关,有的高校甚至接二连三改名。每年教育部公示的新校名都有数十个之多。
总结来说,大学该校名路径大体可以分成四类:一是升级换后缀,如学院改大学;二是独立院校变动,与母体学校脱钩;三是更换地域名;四是更换专业名。
大学热衷改名无非为了招生,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高校改名成功了,尽管学校改名前后的实力依旧,但改名后名声在外,录取分数线直线提高。比如山东经济学院前身是中国煤炭经济学院,那可是稀罕的国字头,但在市场经济时代,“煤炭”两字却让考生鄙视,无奈之下改成山东工商学院,结果录取分数线很快就上来了。
有改名成功的,也有改名失败的高校,今天我们来盘点那些改名失败的案例。
一、东华大学
在“四华大学”中,改名最失败的是位于东华大学,改名前可是正儿八经的国字头高校,中国纺织大学,且学校位于魔都上海,实打实的,结果改成东华大学,很多人一听这校名,以为是一所“野鸡大学”,改名相当失败。
不过话又说回来,中国纺织大学改名和中国煤炭经济学院有点类似,要甩掉“纺织”的历史包袱。
山上个世纪90年代,纺织业从风光无限到一落千丈,中国纺织大学也深受影响,校名剥离纺织,也是无奈之举。
学校改名后,东华大学学生自嘲,光荣地加入了民办行列,的确,东华大学太容易让人误会是民办高校,以致于东华大学毕业生在问到毕业院校时,后面要补上一句“我毕业于东华大学,就是以前的中国纺织大学。”
二、长安大学
提到长安大学,很多人会认为是一所陕西的民办高校。但如果你提起长安大学的另一个名字“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很多人立刻就知道。
年,长安大学由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划归教育部管理。
在改名前,西安公路交通大学的牌子非常响亮,从名字就可以知道这是一所以道路交通为特色的大学。事实也是如此,西安公路交通大学的王牌专业就是交通运输专业,每年的录取分数都很高。
可是改名后的长安大学给人民办大学的既视感,录取分数线也没有因此水涨船高,可以说改名不成功。不过,经过这么多年的潜移默化,长安大学的名气也逐渐打开了,但也没有达成当年的辉煌。
三、江南大学
江南大学,一看校名,一股浓浓的民办大学味道!和东华大学有得一拼,两家的改名也是迫于无奈,有点难兄难弟的感觉。
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是工程重点大学。
改名前,无锡轻工业大学被誉为我国轻工高等教育的明珠,它是由原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江南大学的有关系科组建的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发展而来的,也正因此奠定了江南大学轻工特色的高校背景。
改成江南大学,把特工业特色给改没了,且校名也听起来像民办高校,可以说是改名很不成功的大学之一。
你觉得还有哪些知名大学改名变成“野鸡大学”,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