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溪山春晓迎新春吉林市美术馆馆藏吴士淳
TUhjnbcbe - 2022/10/16 9:07:00
什邡市论坛 http://bbs.shenfangzx.com

山水画家吴士淳

袁武

吴士淳先生是吉林市资深山水画家,也是我少年时期学画的启蒙老师。

那是七十年代初,在我正糊乱涂鸦的懵懂少年的日子里偶然认识了吴士淳先生。说是偶然也不准确,我们生活在同一条小街上,就是那个年代著名的“牛马行”农贸商业街,官名青岛路。我家住临街的平房,门前窗外总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我常常把临摹的得意画作,粘贴在我家的墙壁上炫耀。当年在我们眼里已是“国画大佬”的士淳先生,发现我这个学画晚辈是件很容易的事。在圈中不论是年龄大小、什么辈份,都称士淳先生为三哥。就这样他也在某一日成了我的三哥。

第一次去三哥家,正赶上他创作一幅六尺整纸的山水画。题名为“岱宗旭日”记忆中那是幅有红太阳的青绿山水。因为住房窄小,画被悬挂在对面另一个房间的墙上。三哥在自己的屋里,将两个房门开着,远远审视这件即将完成的作品。这是我第一次看三哥画画,当时我正热衷于临摹花鸟和狮子、老虎等工笔重彩,对写意画完全不知,面对这样的山水画,觉得又大又潦草看不出个所以然。但是三哥的传统中国学养和藏书,让我深信他是一位了不得的国画家。特别是他拥有很多国画印刷品图片,让我既喜欢又羡慕。这些印刷品实实在在的成了我那几年临摹的主要范画。那些从三哥家借来的刘奎龄、于非闇、陈之佛、赵梦珠的作品图片,是我反复品味、欣赏的宝贝。那时候,也在三哥的资料中看到吴昌硕、齐白石、吴湖帆等名家的写意画印刷品,但我就是看不明白、也不喜欢。虽然他也每每和我谈写意的意境和笔墨的趣味。但我常常是越听越糊涂,始终是盯着那毛笔飞扬、墨色不匀的不够精准、细致的画面表示怀疑。我弄不清这样的画好在哪。这时,三哥就找出一桢工笔的牡丹花画片,对我说:“我知道你还是喜欢这样的画,拿去临摹吧”。那神情既无奈也不解。三哥对传统中国画是痴迷的,对中国画的理解和学识,是系统而深厚的。他极喜欢吴湖帆的作品。每次提到吴湖帆的青绿山水都会赞不绝口。我不知道他见过多少吴的作品或是否认识吴本人,但他对一个传统名家的尊敬和对传统文化的景仰态度,令我折服,也给我打下了深刻的烙印,使我从那时起就知道权威和偶像的力量,知道甘拜下风的美德和意义。

七十年代初期,中国的物资生活和文化生活都是贫脊的。曾经有一段时期,家家户户流行电烙画。把电阻丝用土方法做成电笔,连上变压器,再插上电源,在胶合木板上烫画。特别是仿画芥子园画谱上的山水,效果很象水墨画,别致而通俗。那时的三哥已是名家,索画者众多。忙不过来时,就将一些不重要的板子让我拿回家替他应酬,并且每一幅画的“用笔”和皴、厾,三哥都要指点、把关。后来见我烫技成熟,就把差不多的全部画板都让我来烫。我从刚开始的小心翼翼到后期的一蹴而就,既练习了山水画又帮三哥还了人情。更重要的是我的烫画成为工艺品挂到人家里,很是自我感觉良好了一阵子。现在我还能背画一些芥子园画谱上的山石、树木、溪水等样式。这些有时能在今天我作品的创作中构成的元素,正是那几年烫画练就的本领。这都是三哥的场外指导和监督的结果。

三哥大智若愚,对许多事不关心也不介入。但只要他投入的事情,就会专注用心、一丝不苟。三哥热爱绘画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三哥却不是一位职业画家。他的工作是市京剧团的鼔佬,生活中三哥常常以嘴代鼔声,咚咚一一咚咚、咚地嘣出“夜深沉”“万年欢”的京剧曲牌,那鼔点节奏时而低迴,时而高亢,激荡振奋,铿锵有力。那时候的“牛马行”有个红旗剧场,毎晚三哥都要去敲一场戏。对这份本职工作,他尽心尽责乐在其中。记得有一次三哥有兴致,在我家喝酒,从中午喝到下午。正至酒酣时突然想起下午还有场演出,三哥抛下酒杯拉开长腿直奔剧场而去。幸亏红旗剧场就在附近否则麻烦大了。我曾问三哥:为什么不专业画画而要去打鼔?他说:京剧鼔佬是半个导演,是一出戏的灵魂,学问大啦!那口气和神情得意而自信。我不懂京剧,不知道三哥击鼔的水准和鼔佬的身价,但三哥极具摹仿能力,特别是转述什么事情和学什么人的腔调语气,生动而富有感染力。我想这一定与他“半个导演”身份的鼔佬生涯有关。

我和三哥学画的时间,是从初中至高中毕业的五年时光。遗憾的是,三哥是画写意山水的,我那个时候却玩命的对工笔花鸟、走兽用劲。我们俩人就这样南辕北辙地师徒了五年,但这并未影响三哥对我学中国画的重要启蒙。我对传统中国画的理解和热爱也是从那时种下的根芽。后来我下乡、当工人、上大学、读研究生与三哥渐行渐远。刚下乡时每次回城还去看三哥,当工人时,因为还是街坊可时常见面,到长春上学时寒暑假也有机会去访他。后来留在长春,又到北京生活,就从一年能见一、两次到一、两年才能见一次了,但我们仍然彼此

1
查看完整版本: 溪山春晓迎新春吉林市美术馆馆藏吴士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