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玉米价格走势东北大企业落价全国回落空
TUhjnbcbe - 2022/5/30 22:19:00
北京扁平疣最好医院 http://m.39.net/news/a_8605173.html

 随着天气的好转,企业的到货开始增速,虽说目前企业的价格波动不大,但不少分析认为玉米面临较大的风险,甚至有可能回调百元以上,毕竟一旦供应量大于需求量,价格势必会出现较大的跌幅,甚至已经彻底堵死了今年玉米价格冲击1.7元的可能性,是真的吗?新陈麦之间的价差被拉近,如果在1.45-1.5元之间交汇的话,对粮价影响有多大?


  在前面文章中我们已经不止一次地分析过目前玉米市场的各种利好利空因素,甚至也针对地区做出了不同的分析,但每次一到玉米价格波动的时期,势必会出现一些看空的内容,造成部分人心浮动,今天咱们换个角度来聊下今年玉米当前及七八月的价格走向!


  1、首先说东北地区,虽说目前中储粮确实在不断地进行投放,但无论是投放量还是拍卖底价,对玉米来说只能是限制过度上涨而无打压的意思毕竟东北地区现在有大量的“中字头”企业在提价收购,即使现在吉林地区解封了,粮源流通确实增加,但早在疫情期间吉林地区就有相对应的政策,足以支持目前东北地区价格的稳定,目前只是上涨动力不足,进入了阶段的涨停期,但不会对七八月份的价格造成影响!


  2、华北及山东地区主要是受两个影响,一是新麦上市造成的腾库,二是基层余粮高于东北地区,但无论是哪一个,今年的情况都很特殊,先说新麦上市的腾库期,今年新麦价格高,风险大,利润薄弱,贸易商敢于大规模屯粮待涨的不多,至于市场余粮,经历了整个四月份和五月份半个月的时间,华北及山东地区的余量已经跌至2成上下,虽说依旧高于东北地区,但依照华北及山东地区的企业密度来看,刚刚够本地企业一两个月的消耗量而已!


  3、对于南方销区来说,目前最大的威胁就是来自于新麦上市,以湖北为例,即使目前新麦的价格高,但依旧比从外省调玉米要低一些,但随着青麦收割事件的扩大,饲料企业想在“人畜抢粮”就难了,玉米在整个南方销区都会是“硬通货”。至于为什么现在南方企业很少再从东北调粮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两个


  一是现阶段东北地区粮价并不低,加上运费,对于企业来说已经失去了价格优势,更别说目前不少南方企业已经把目光转移到河南及西北地区,势必会分散东北地区的粮源采购!


  二是目前饲料企业的库存相对充足,要知道饲料企业从玉米上市开始就下手了,大部分企业都是有订单在手的,目前正值新麦上市初期,饲料企业观望也是正常的!


  4、今年的政策和往年不一样,虽说是稳玉米,但从目前披露的种植面积来看,玉米种植面积还是缩水的,按照官方本月最新预测数据显示,/23年度,我国玉米种植面积4.亿公顷,相比上一年减少80万公顷,下降1.8%。咱不说这个数据的准确性,就算是真的有这么多,收秋的时候啥样谁知道呢?可以肯定的是,今年玉米是要减产了,需求开始上涨!


  对于东北持粮主体的建议: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如果数量多,面临还款压力或是质量问题,不妨开始出一部分,毕竟短期内东北地区价格想继续再次上涨的动力不足,至于没有上述压力的老铁,那就踏踏实实耐心等着就行,今年东北地区粮源早已见底,也就不存在集中售粮的压力,感觉价格合适的时候在出货,不过要提醒一下,今年东北地区想冲击1.5元的可能性低,特别是吉林和黑龙江地区,希望大家心理有个底!


  对于华北及山东地区的持粮主体的建议:目前山东也好,河北河南也罢,企业都不会进行大规模的价格回调,所以不存在下跌百元的可能,虽说新麦对玉米有一定的影响,但其高开的价格注定成为玉米的“托底器”!所以没必要急售,想出随时都可以,价格本月大概率会涨至1.4元以上(装车)。至于为了运作小麦腾库玉米,建议可做贸易粮,少做库存粮!华北及山东地区冲击1.7元(到场价)的道路从政策角度来说大概率是封锁了,但是从市场的供需角度来看,七八月份还是有一定的机会的!预计从五月底到六月初,玉米价格趋势上涨的支撑或将逐步明显!至于新陈麦在1.45-1.5元/斤之间交汇,本就在咱们的预料之中,企业的收购价大概率还是在1.55-1.6元甚至以上,对玉米价格的实际影响很小,所以没必要过分担心!


  恰逢5月过半,玉米行情为迎来实质转折点,涨亦难涨,落亦难落。


  山东到货车辆再次增加至多车,部分企业开始落价,从山东企业这波涨跌幅度看,最高在3.0分,最低在0.3分。月间波动在20元至40元之间,基本属于平稳运行。


  锦州港和鲅鱼圈港的收购价格平稳,主流报价在元至元之间,由于近期港口价格和到货量较为平稳,收购商增多,目前也是解封后公路运费持续下跌后的低点,玉米价格有一些地区是运费落了,收购商看准运费便宜,也有积极收购入库的条件,在进入夏季蔬菜和瓜果消费旺季后,公路运费也会涨起来,并且目前燃油价格已经7连长,运费接下来的行情也是要上涨了。


  港口收购商增多,价格坚挺,对产区也传递了积极信号。


  东北主产区同样变化不大,黑龙江企业小涨后上量未出现明显增加。春耕结束后,吉林地区上量增多,今日吉林燃料乙醇到货车辆突破车,企业下调10元/吨收购价格,报收元/吨。对比中粮公主岭,中粮榆树,燃料乙醇的收购价格还是占优势,质量等级要求宽松,上量明显,估计在落价10元后,目前收购价格较公主岭低10元,较榆树高20元/吨,还具备一定的竞争力。


  对于燃料乙醇的收购市场上存在疑问,国家不是禁止用粮食加工生物燃料吗?其实这项规定已经出台2,3年了,但是一直也没有落实,,企业收购自然是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而且目前消毒用工业酒精也是需求比较旺盛的大众消费品。


  吉林省在解封后,补涨收购玉米的企业并不多,中储粮收购范围涵盖较大,由于对玉米质量要求严格,能进库的占市场粮源份额少,多数玉米还是以销售给企业为主。燃料乙醇无论是在收购价格和质量要求上,都具备吸引力,目前到货车辆不仅吉林本地粮还有黑龙江省的玉米。


  之前就和大家讨论过,黑龙江玉米如果不出现大范围落价,吉林就很难落下去,吉林省即便因为封闭管理时间长而圈住大量粮源待售,可是黑龙江省同行不落价,吉林落成“价格洼地”,粮食就会外流,除非企业不想收购了。


  燃料乙醇下调10元后,再次出现恐慌情绪,认为去年玉米价格就是在5中旬开始的落势,今年此时出现落价,去年的连续落价的戏码又要开始上演了?甚至有人认为嘉吉深化在恢复收购后一分钱都没有补涨就是看明白了后期吉林玉米要落价的行情,等着落价收购那!


  不要过分把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主体的行为看成是行情“指引”或者存在“阴谋”,每一位参与者,包括企业也都是在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收购,销售的价格调整。


  去年嘉吉不也高价抢收了吗,后期玉米价格大跌也损失不少,不要神话某一主体,即使是中华储粮的行为也是此时此地此景而为,企业都同一一种价格收购,那还有行情了吗。


  虽然燃料乙醇落价10元,这并不代表吉林省就要出现大面积落价,更不会重复去年的行情。今年和去年有着天差地别的区别,去年玉米价格是由东北贸易商过分看涨抢收导致的内循环价格上涨,甚至部分贸易商还接了二手,三手粮源订单,价格并非是需求端涨起来所致水分大,供需不对等以及政策高压冲垮价格。


  今年的玉米价格完全是由加工企业和以中粮为首的几大收购企业引领起来的。华北地区特别明显,加工企业占据市场主导权。东北主产区加工企业众多,从新粮上市就有意用价格锁住粮源,黑龙江地区尤为明显。东北加工企业担心后期玉米外流后收购困难,收购库存都较大,一般维持在2至3个月,个别企业甚至在3个月以上。这也是我们认为后期华北加工企业涨价要高于东北的依据。


  东北企业目前的玉米库存处于随收随涨的状态,即使目前收购意愿不强烈,也不会大幅下调收购价格,原料的价格是成品的支撑,也要为下游产品挺价。


  黑龙江玉米在吉林封闭期间的销售速度和数量肉眼可见,本地压力小,不支持落价。而吉林地区因为封闭管理,最后一波市场集中上量延后至今,恰逢此时,替代谷物停拍,进口玉米拍卖减量,价增,新季小麦上市即高开高走,市场结构的调整下,也不支持落价。


  震荡,窄幅震荡一下而已。


  至于后期,就不用反复多说了,目前国际,国内都看不出大的利空影响,就连之前一直担心的经济发展,也已经有了一些向好。3月16日,国务院金融委召开专题会议,强调:“切实振作一季度经济,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有关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自身职责,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对市场
  3月16日上海开始有序复商复市,国内第一大商业城市再次点燃活力后会助力总体经济恢复。


  目前国内,国外条件只能看出玉米涨势,看不出落势,尤其替代谷物迟迟没有落地,都是政策宽松的表现,有些惶恐是杞人忧天了。


  本周国内玉米市场现货价格以涨为主,东北产区最为强势,其他地区跟涨为主。东北地区逐步解封,玉米购销逐步恢复,目前来看购销积极,同时随着基层余粮见底,产区价格或将维持偏强态势。


  短期需求好转。养殖端来看,生猪价格持续反弹,目前河南基准地生猪价格较3月低点水平已反弹3.6元/公斤,平均养殖亏损大幅收窄,散户养殖实现盈利,仔猪价格持续反弹说明补栏热情的高涨,同时生猪出栏均重的持续回升、小体重猪出栏的增加及标肥价差转正都反应压栏、二次育肥现象的卷土重来,短期养殖端饲用需求有保障。深加工方面,东北地区复工复产顺利,成品走货开始增加带动成品库存下降,深加工整体开机水平开始快速回升,玉米消费量明显增加,同时企业原料库存处于近三年平均水平偏低位置,近期原料采购意愿较强。


  比价来看国内玉米现货价格水平估值偏低。国产小麦步入季节性偏紧的青黄不接时期,余粮价格坚挺,现货小麦-玉米价差进步一扩大。美玉米播种进度继续大幅偏慢,实播面积减少以及生长期天气扰动的预期持续支撑美玉米期价稳定在美分/蒲式耳以上,南方港口配额内进口利润继续较大亏损。虽然国内南北港口价格持续倒挂的格局会对北港玉米现货价格形成一定的上限压制,但从与小麦及进口替代品比价来看,国内玉米现货价格处于低估状态。


  近期连盘玉米期货价格走势与国内现货价格走势呈现劈叉态势。由于前期在国内外乐观预期推动下,期货价格升水达到超过无风险套利边界的极限水平,导致基差回归需求非常大。黄玉米注册仓单激增至张,不断刷新历史最高水平。近期,受美豆、油脂为首的农产品集体回调带动,乐观情绪降温,玉米期货价格回落。


  短期来看,国内玉米现货市场偏强,同时期货价格经过回落调整后,目前9月合约基差修复至80元/吨以内的水平,已回归正常状态,期货端继续回调将受到来自现货端的支撑,因此下方空间预计有限。


  中长期驱动仍要看新季供应。新季国产小麦临近上市,目前整体长势良好,减产预期消退,但是在国家粮食安全的原则性导向下,新麦价格预计偏强。而新季玉米方面,与美玉米播种过慢的情况不同,国内东北地区玉米播种进度表现良好,吉林地区同比偏快,在种植收益驱动下,玉米种植意愿目前看仍高,

1
查看完整版本: 玉米价格走势东北大企业落价全国回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