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一个品牌,在观众要和它说再见时,会把这种告别视为“性感的悲壮”。
一汽马自达做到了。
8月24日,一汽马自达官方社交账号发布了最后一篇推送,正式宣布一汽马自达被长安马自达并购,结束了其16年的历史。未来,马自达在国内所有的新车生产、销售、售后业务,都将由长安马自达负责。
根据相关经销商的消息,长安马自达在收购一汽马自达后,二者将会合并现有的销售渠道,全部称为“马自达”,不再分长安和一汽。也就是说,未来只要是国产的马自达车型,就能在任意一家马自达4S店进行购买、维修、保养等全面的服务。消费者在购车、维保方面将会便捷不少。
马自达为何合并?
从目前来看,销量不景气,是二马走向合并的最大推力。
公开资料显示,年,马自达在华销量首次突破30万辆,之后便开始走下坡路。年,马自达在华销量约为21.46万辆,较其巅峰期锐减近30%。今年7月,马自达在华销量约为1.35万辆,同比下降24%。
就销量层面来看,数据显示,年,长安马自达销量约为13.67万辆,而一汽马自达销量仅为7.8万辆;今年7月,长安马自达销量约为1万辆,同比下降8.4%;一汽马自达销量约为辆,同比近乎腰斩,仅为长安马自达销量的近1/3。
很显然,一汽马自达的处境更加尴尬。而在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看来,“南北马自达”的合并,对双方来说都是好事。“难兄难弟,合了起码能节省点资源,降低成本,也为一汽、长安之后的合并打了个底。”
业内也一直有观点认为,马自达在华体量不大,但拥有两个合资公司、销售渠道,这对其未来发展或不利。如果在必要时刻一汽马自达和长安马自达销售渠道整合,或对马自达在中国市场有利,并且能够增强品牌竞争力。
由此看来,二者合并,已是大势所趋。
马自达的“悲壮”
马自达的悲壮,其实要从马自达的“偏执”说起。
作为工程师品牌,马自达缺乏察言观色的能力,而且从来不会把事情想得那么周全。汽车媒体人陈挚就表示,从海南马自达到一汽马自达,再到现在的长安马自达,马自达所有的悲情都是因为它的“执拗”造成的。
“马自达总是想通过更好的合作伙伴去实现造车的自我价值,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马自达单一的工程师思维总是会触及到合作伙伴的利益,于是也才会在这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颠沛流离。”
这或许也是源于马自达品牌“人马一体”的DNA。提出“人马一体”这个驾驶体验口号的是虫谷泰典,马自达操控稳定性能研发部主干工程师,而他当初却是以一名足球运动员的身份进入马自达的。为提升车辆的操控性能,他曾经向上司下跪而换取在方向盘上做一点“调整”的机会。
马自达的偏执,似乎被写进了骨子里。当然,后来的产品,也曾让消费者惊艳。
年,一汽集团兼并了海南汽车,成立了一汽海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随后年5月,马自达一汽海南成立了海南马自达合资公司,并首先引入了国产马自达旗下MPV车型普力马(Premacy),半年就卖出了多辆,大获成功。
后来随着一汽海南汽车的内部变动,马自达与一汽轿车重新成立了一汽马自达,并且将总部定在了吉林长春。而一汽马自达最成功的车型,属于年引入的中型轿车马自达6。这台车凭借着领先时代的美学设计,以及令人惊艳的操控性能,对中国车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让中国消费者对汽车驾驶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
在消费者心中,马自达造车是有情怀的,而一马比长马更甚。这或许也是当下,一马“终结”,消费者发出长叹的原因。
一汽马自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