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黄梅文学爱好者杨仕英的作品桑树里的岁月 [复制链接]

1#

在小区的院墙边,有两棵颀长的桑树。它们的旁边有一棵茂盛的芙蓉树,每当芙蓉花开之时,那桑树肥厚的绿叶,映衬着芙蓉花特别美丽,给人以无限的享受。

有一天,突然发现两棵桑树不见了,我慌忙找了起来,只见地上露出白生生的树桩,上面还流淌着树汁,仿佛伤口上淌出的血液。它该很疼吧?一定是。我不禁黯然神伤起来,这两棵已经长大的桑树,好好的,为什么被砍伐了呢?

每当桑葚成熟,鸟儿就来到桑树上啄食,一群鸟儿,“叽叽喳喳”边吃边叫,好不热闹。如果见有人摘桑葚,鸟儿会在人的头顶飞旋,边飞边叫,似乎在说,这是它们的食物,请不要摘哦。

这两棵桑树对于我来说特别亲切,因为它极象我老家的桑树。小时候,我家屋后也有两棵又粗又高的桑树,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极大的欢乐。每当夏天,桑叶润泽肥厚,桑树就撑起蓊蓊郁郁的树冠,桑葚也结了,紫红紫红的挂在桑叶之间。我哥就偷偷地爬上树,摘桑葚吃。吃得嘴唇乌红乌红的,手指、手掌都沾着褪不去的紫红色。他一回到家,便拿着肥皂使劲搓洗,生怕被父亲看见挨打。

我奶奶经常拿着长竹槁打着桑树的枝丫,在地上放着很大的晒筐,接着树上掉下的桑葚。如今,奶奶已经不在人世了,哥哥已不再是当年调皮的少年。可桑树对于我来说,有着太多回忆。

在家乡,似乎只要有土的地方就生长桑树,沟渠、池塘边悄然生长的桑树苗,不久就长成了高高的、枝繁叶茂的大树了。

“桑树连坡种,人家夹水居。”在有山的地方,便可看见宋朝李廌诗中的景象。

陶渊明的诗句“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宋朝刘应时的诗句“鸠鸣桑树雨还来,且得农夫笑口开”。这一幅幅乡间桑树自然图画,在我的家乡却时常看到。

也许桑树多的原因吧,家乡的很多孩子喜欢养蚕,我哥也买一张“蚕子”回家养。待蚕子孵化成幼蚕后,他便将它们放在小簸箕里面养,摘些嫩绿的桑叶给它们吃。当长成白白胖胖的蚕宝宝时,哥便将它们转移到纸箱里,撑几根木棍在纸箱里,我便摘很多的桑叶给它们吃。两个月后,蚕便吐丝结茧,一个个小小的、椭圆的蚕茧藏在在纸箱一角,或是挂在棍子上,雪白雪白的,十分可爱。街上有人收购蚕茧,那时大约五元一斤。

母亲也时常让我摘一些桑叶回家洗头去火,买些桑菊茶喝清火明目。

也许对桑树有着一种情结,所以,也就很喜欢读有关桑树的诗篇。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形容桑叶青绿润泽,用以比如采桑的美丽少女的诗句鲜明自然。“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这是汉乐府《陌上桑》描写的美丽的采桑女秦罗敷,秦罗敷的形象传颂千年。

如今,在市场上有一种“罗敷茶”,可以治糖尿病,降血脂,其实这“罗敷茶”就是桑葚茶,取名应源于秦罗敷吧!

几千年来,人们始终保持着采桑养蚕的农事。在以农桑事为主的西周、汉朝,采桑女大多是青春年少、聪明活泼的少女。

如今,桑园有专人种植果桑,桑葚大而肥,且甜蜜蜜的,一咬汁水就流了出来。一家人一起去采摘比较多,吃倒不是主要的,大多为了体验采摘的快乐。吃不完的桑葚被酿成了酒、打成汁,成了滋补佳品。

野外能结桑葚的树大多似白杨树高大,结着肥大的桑子很难摘到,倒是成了鸟儿的美食。矮点的树上,结的桑果都比较小,野外活动的人也常采摘。

鸟儿将种子播撒在水边、小岛、山上、还有沙滩……桑树还真得感谢这些鸟儿,是它们让桑树遍布大地山川。

我始终不能释怀,那两棵桑树为什么被人砍去?难道因为桑树没有开花的季节,没有被人欣赏膜拜的原因吗?可桑树却是生命力极其顽强的树,对于人类、对于鸟类有益的树,是老百姓极为亲近喜爱的树啊!

作者简介:杨仕英,网名梅梅,湖北作家协作会员

责任编辑:北鲲

图片来源:网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