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癜风能治么 http://m.39.net/pf/a_4793223.html文丨图图爸爸
昨天,我家孩子去闺蜜家玩耍的时候,打碎了一个花瓶,虽然当时闺蜜也没有说什么,甚至还关心孩子有没有被磕碰到。
但是回到家里面,我开始思考孩子在别人家像个人来疯一样不好,所以就对他进行了一定的训斥。
“你说说你到别人家里就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了吗?当时家里面那么多的瓷器,要是一不小心全都摔碎了怎么办?说了让你带着弟弟一起玩,你就像疯了一样,下次再这样把膝盖划破手划破怎么办?每次说你你从来都不听,还跟我犟嘴,下次再出现这样的问题,看我怎么收拾你。”
听完这样的话,孩子也没有表现出来对自己的行为反思的状态,而是非常大声地对我说了一句:“出现任何事情,你就知道骂我!再说了,反正又没有人受伤害,你说我干什么!”
听完这样的话我也是气不打一处,甚至想上去对孩子进行棍棒教育,当时,孩子的奶奶在一旁拉住了我,随后孩子就跑到卧室去了。
相信很多家长都曾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明明自己孩子做错了,但是他们总是不愿意去承认自己身上所存在的问题,要是你嘴上说上几句,他们还有可能更加倔强,甚至变得特别叛逆,你说一句,他顶十句嘴。
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去接受别人的批评指正呢?
很多父母可能永远都想不明白,自家孩子为什么面对自己的批评,表现出来这么强烈的情绪,甚至不愿意和爸爸妈妈说更多的话。
实际上,我们如果能够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玩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在玩耍过程之中,自然而然不会考虑太多的事情,这时候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就更加明显。
无知者无畏
当孩子做错误之后,他们会先为自己找借口,甚至认为自己年龄小不懂事,有些事情爸爸妈妈也从来没有给自己说过,所以即使犯错,父母也不应该以一种过分严厉的态度去批评他们。
对父母抱有怨念
有一部分孩子表现出来的状态就是,喜欢破罐子破摔,不愿意和父母相处得较为愉快,出现这样的情况,或许是从孩子慢慢出生之后就已经形成的。
他们在和父母相处的过程之中,从来不会去思考父母本身的想法,只是愿意和爸爸妈妈作对,而不去思考原因。在父母看来这样的孩子是叛逆的,实际上这也是父母教育出来的结果。
人本身对于赞美的渴望
我们应该清楚的是,任何人都希望别人赞美自己批评的话语,对于任何人来说,就像是一根针一样。
所以,当孩子听到爸爸妈妈批评指正的话语之后,首先想到的就是进行一定的反驳,加之,平时被爸爸妈妈训斥惯,自然而然孩子也会想办法进行反击。
当父母在批评教育孩子的过程之中,我们也应该清楚自己说话的语气方式,都有可能对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影响,致使他们行为怪异。
有一部分聪明的父母,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之中,批评的话语会显得较为委婉,也让孩子更加容易接受一些。
就如“肥皂水效应”之中所说的道理一样,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之中,我们也应该软硬穿插。
孩子真的不愿意接受批评吗?错!可能是你的方法没用对
上学期期中考试那会儿,去闺蜜家看她,期间她不断跟我吐槽说,孩子考试又考砸了,比上次还退步了10名左右,她非常的生气。
可是,当孩子回到家之后,本以为她会发脾气,毕竟我家孩子一旦成绩退步回来,必然会遭受爸爸和妈妈的严厉批评,比较严重的还有可能遭受贿赂和双打。
可是闺蜜就像是个没事儿人一样,随意地询问孩子这次考试成绩到底怎么样。
当她家孩子表示成绩退步并且不太理想之时,她却抱以微笑的态度对孩子说:
“妈妈其实已经从你们班主任那里知道了成绩,今天班主任在群里发了全班同学的成绩单,我看你虽然退步了几名,但是这次语文和英语其实还是有点进步的,妈妈相信你下次再继续努力的话,一定能把数学和其他科目提高,这次妈妈不怪你,下次继续努力哦。”
看到这样的情况,我也是非常的惊讶,佩服她的淡定自若。
后来,继续问她孩子成绩的时候,确实孩子表现得非常优秀,在不断地进步。
她表示自己也经常严厉地批评孩子,后来了解到了“肥皂水效应”,明白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一定不能过度,讲究一定的技巧才能让孩子更容易接受,从而变得更好。
什么是“肥皂水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理发师给别人刮胡子之时,必然首先会选择涂抹一些泡沫水,进行这样一个步骤之后,被刮胡子的人也不会感觉到疼。
此效应,也可以应用到和人相处过程之中,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将所谓的批评夹杂在赞美之中,将对别人的批评放在后,对他人的肯定放在前,孩子也会更容易接受,同时也会减少批评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因为当这些人听到别人对自己夸赞之后,也会愉悦地去接受别人所说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
而这样的方式用到教育孩子的场景中,我们就可以理解为,想要批评孩子,并且让他们接受批评,一定不能完全对孩子说一些他们身上所存在的问题错误,而是在进行夸赞鼓励的同时,让他们得知自己的缺点,这样孩子也会不断的改进。
为什么利用“肥皂水效应”,孩子会更好地接受呢?
卡耐基经典佳句赏析:“时时用使人悦服的方法赞美人,是博得人们好感的好方法。”
也就是说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之中,我们首先应该让孩子愿意和我们交谈之后,提出一定的方式才能让孩子更加容易接受。
而在利用“肥皂水效应”的过程之中,确实带来了这些特点:
A、让孩子有自尊心
孩子慢慢长大之后,他们也特别在乎别人对于自己的评价,所以爸爸妈妈如果长期以一种训斥的态度应对孩子,只会让他们更烦躁,甚至不愿意听从父母。
而“肥皂水效应”其实伴随的是批评与鼓励,这就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避免他们过度的自卑。
B、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优点
父母在讲解孩子身上所存在问题的时候,其实是兼顾到了优点与缺点,当孩子听从自己优点之时,他们内心是教育愉悦的,再次听到缺点必然想要去驱使自己不断的完美,所以改正缺点才是他们的选择。
C、让孩子有思考的过程
试想一下,如果你兴冲冲地回家,父母却严肃刻板的让你感受到自己身上所存在的问题,你是怎样思考的呢?
这必然是比较严重的打击孩子,孩子也不愿意去承受这样的状态。
但是在鼓励孩子称赞孩子的过程之中,他们会集中注意力去思考爸爸妈妈所说的话,将批评的话语夹杂在赞美之中,孩子也能更加明白爸爸妈妈的心意。
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之中,我们一定要了解清楚语言的艺术,想让孩子接受你所说的话,我们也要讲究一定的技巧,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你也可以试试运用“肥皂水效应”,说不定能起到很不错的效果哟。
父母到底应该如何利用“肥皂水效应”让孩子更好地成长呢?
对于那些聪明的家长来说,即使掌握了“肥皂水效应”,他们也会对此进行一定的分析。
不过,我们也应该明白“肥皂水效应”并不仅仅只是让我们懂得夸赞,懂得批评,在运用的过程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批评和鼓励的话语占比要适当
虽然我们说到赞美对于孩子的重要性,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过多的赞美也会让孩子感到十分的厌烦。
所以批评和赞美的话语,一定要适中,避免过度的批评或者过度的赞美,适当的言语选择才能让孩子更加容易接受。
2、批评的时候不要过分的严厉
父母对孩子进行一定的批评,目的就是想让孩子改正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可是为什么我们会利用棍棒教育,河东狮吼呢?
其实,这就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所以在进行批评的时候,我们也要控制住情绪,避免过度的严厉,让孩子感到害怕。
3、批评言语要有可实现性
有一部分父母的批评话语对孩子没有任何的作用,他们仅仅只是一种唠叨,让孩子感到非常的厌烦。
所以我们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也要了解清楚自己所说的话语,会不会产生一定的效果,能不能给孩子的行为带来一定的指导,如果仅仅只是自说自话地表达自己的心情,完全没有任何的必要。
教育孩子本身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父母也应该考虑清楚自己的所作所为,对于孩子的影响。
而我们上面所说的“肥皂水效应”,相信大家也已经了解清楚。在生活之中适当的运用和孩子更好地相处,让他们明白自己身上所存在的优点和缺点,相信一定能够促进孩子的不断成长变得更好。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