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俺的家乡好
文/夏德林编辑/磐石
有两首经典老歌,名为《谁不说俺的家乡好》、《人说山西好风光》,唱遍大江南北,经久不衰。“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一片片梯田层层绿,一阵阵歌声随风传”“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是太行,右手一指是吕梁”。歌词中的每一句话都是赞美家乡的山水林田,风景如画的自然风光。
其实,就自然风光而言,俺的家乡吉林市,在全国乃至在全世界也毫不逊色,不仅天蓝、山美、水清、林茂、花香,田丰、土沃,而且得天独厚的雾凇冰雪奇观,富饶美丽的松花湖更是扬名天下。就气候时令而言,俺的家乡吉林市,也是四季分明,夏天既不像广东那么炎热,冬天也不像哈尔滨那么寒冷,春秋两季更是春风和煦,秋高气爽,润物宜人。
家乡吉林市,好就好在她还是一块风水宝地。千百年来这里从未发生过大的干旱、高温、寒潮、地震、雪崩、滑坡、积涝、台风、海啸、山洪、泥石流等天灾地祸,生存环境之好非常适于人的居住。
俺的家乡好还不止于此,物资丰富,物价低廉,特别是饮食文化之丰富多彩,更是别处无法比拟的。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包括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俺基本都去过,也有意做过比较考察,尤其是前年末去年初,俺在海南居住了三个月,又在北京待了一段时间,俺越发深切感到哪也没有吉林市好,哪也没有家乡好。
家乡的饮食口味万万千。任你随便走在家乡的每条大街小巷,宾馆酒店、餐馆饭店、烧烤排档、各色小吃,一家挨一家、一户连一户;南北大菜、中西口味、烤鸭烧鸡、熏肉香肠、海鲜野味、猪羊牛肉,馒头烧饼、饺子包子、饼干糕点要啥有啥,甜的、辣的、酸的、咸的、淡的应有尽有。
遍布大街小巷的早市、日市和夜市,更是家乡吉林市的独特风景,其中最让人流连忘返的是早市。一年四季尤其是春、夏、秋三季,每当东方天空刚刚泛白,市区内的商家店铺,周边的菜农村民,游动的小商小贩纷纷走向街头,驾驶着满载货物的电动三轮车、面包车、小型货车、摩托车等不约而同地一起向各自选定的露天市场涌去。没多时,街路两侧就摆满了各色商品、农副产品,从吃到穿、从喝到用无所不有、无所不包,要什么有什么。
首先说吃的,仅主食就有几十种。如馒头、花卷、油条、面包、豆腐脑、水豆腐、浆汁、煎饼、馅饼、油饼、馄饨、拉面、麻花、粘豆包、凉糕、煎粉、馇子条、杂粮粥、等等,数不胜数,有成品半成品,也有带料加工的,可以现买、现做、现吃,也可以打包回家,随心所愿,想怎么买就怎么买,而且货真价实,价格不高。这些在家乡看似很平常的饮食品,在外地并不多见,在很多地方根本就买不到,比如水豆腐、包括现做现卖的大豆腐在北京早市就很难买到。在海南市场就根本买不到玉米面馇子条、豆腐脑、凉糕、煎粉、朝族大冷面等。至于狗肉、羊汤、牛打拉等副食菜肴连看都看不到,就更别想买了。
除此之外,外地与家乡最无法可比之处是,每到春季来临,人们就能品尝到各种营养丰富、无毒无害无污染,纯天然、纯绿色,味道极美的山野菜。每逢阳历四月初,市场上就开始出售根部微微泛着红色,芽尖透着淡绿的鲜嫩的婆婆丁和柳蒿菜,买回家不用水焯也不用煮熟,盛到盘里再配点翠绿的小葱、粉红色的水萝卜及香甜的干豆腐,蘸着用小鱼、小虾或鸡蛋炸熟的农家酱,真是鲜香可口,百吃不厌,是春季餐桌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随之明叶菜、山芹菜、河芹菜、刺五加、季季菜等也相继上市,这些野菜可以用来做馅包饺子、蒸包子,味道及其鲜美。而刺嫩芽、蕨菜、猴腿等更是野菜中的尚品,水焯后可以蘸酱,可以凉拌,也可以煎鸡蛋、炒吃或炖吃。当然还有诸多叫不上名的山野菜,不仅可以使人们大饱口福,而且其营养价值更是其他食材所无法替代的。
而金秋,更是家乡的黄金季节。每到阳历七、八、九三个月,农户和菜民大地里种植的各种蔬菜、瓜果、玉米开始纷纷上市,品种之多不胜枚举。其中独具特色,别处很少见或根本就没有的蔬菜像名为“家雀蛋”和“起鼓豆”的两类豆角。这两种豆角生长期较长,每年只种一季,且产量不高,但肉厚皮薄,豆多豆鼓还特别甜面鲜香,且好炖而熟得快。最佳吃法就是用肥猪的五花肉或猪大油与豆角放到一起炖,做成一道猪肉炖豆角的东北名菜,百吃不厌。因为产量不高,生长期较长,当下种植的人已经不多,价格相对略高一点,由此越发显得其稀缺可贵,与众不同。
此外,家乡的烤玉米,可谓是独一无二的天下美食。近几年俺在北京、沈阳、大连及海南都住过一段时间,这些地方都产又香又甜的粘玉米,当地人也都特别喜欢吃,消费量也很可观。但那些甜粘玉米因生长期相对较短,品质和口感并不好,特点是甜度挺高,但粘度差,尤其是皮厚内空,籽粒干瘪,吃起来没有咬头,嚼得满嘴是皮,还不易煮熟。而且吃法单一,除了烀煮之外,还有一种吃法就是将嫩玉米粒用刀刮下来,掺到其他面粉里面做干粮发馒头等。
而俺家乡产的粘玉米,不仅甜和粘,而且皮薄肉厚,籽粒饱满,尤其有一种独特的清香味道,烀吃香,烤吃更香。
烤玉米,可谓是俺家乡最具特色的吃法,也是俺最情系家乡,最不能割舍家乡的重要原因之一。俺不知道为什么?不要说海南,就是到与家乡毗邻的沈阳、大连等地去,也只能吃烀玉米,却根本吃不到烤玉米。
近些年,俺愈来愈发现烤玉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家乡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每年刚进入阳历五月,特别是每天晚饭前后,一直到晚上九、十点钟以后,烤玉米的摊床便纷纷出现在市区内的大街小巷,各色烤具一应俱全,有用铸铁制成的立体式烤箱,有用铁丝编织的平板式烤箱,有烧木头的,有烧炭火的,也有用煤气的,还有用电炉的。五六月份烤的玉米大都是从沈阳等地外进的,口感不是很好。从七月下旬开始,地产的大棚玉米陆续上市,从八月末到十月末烤的都是本地大田种的玉米,这是品质最好、口感最佳的烤玉米,不要说吃到嘴里,就是距离烤玉米百米之外没等吃就能远远闻到烤玉米那清新香甜的味道。因此,每逢这个季节的傍晚,从乳牙不全的娃娃到咀嚼乏力的老者,从温文尔雅的少妇到腼腆羞涩的姑娘,从无拘无束的平民到盛气凌人的官员,无不被清香的烤玉米所吸引,每一个烤玉米的摊床前都会围着几人十几人,大家或蹲或坐或站,一边纳凉一边聊天,排号等待烤玉米吃。很多时候都会看到,江岸、河边、公园、马路或公交车上,不时有人手里拿着一穗熟的烤玉米在津津有味地啃着,细嚼慢咽地吃着,在食者中不乏有打扮入时、年轻美貌的妙龄女子,此时烤玉米的芳香,让她们完全忘却了往日始终保持的那种高傲矜持和羞涩的外表。
除了烤玉米外,家乡秋天的早市也是最引人入胜,让俺最情有独钟的好去处。每年九、十月份,是俺家乡早市货源最丰富、人员最密集、交易最火爆的场所。各色农产品,比如用于冬储的土豆、大葱、白菜,腌制积蒜用的白皮蒜,韭菜花、红辣椒及各种山货,比如榛子、蘑菇等。各种地产的水果陆续上市,什么香瓜、苹果、苹果梨,品种繁多的李子、李子梅,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大、小干核李子,尤以大绥河干核李子省内外闻名,那种个头不大,表面呈微黄的李子,成熟后内核与果肉自然分离,放到嘴里一咬,微酸带甜,清香浓郁,独特的果味是其他任何水果所不能替代的。
家乡人每到这个季节也是最忙碌的时候,每天清晨天还没亮,中老年男男女女,就开始拉着购物小车涌进市场,买白皮蒜、辣椒、土豆、白菜、黄瓜、萝卜等晒干菜、积酸菜、腌积蒜,一个个忙得不亦乐乎,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无比热爱和憧憬。
年5月27日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夏德林,男,祖籍原永吉县河湾子公社。本人平生喜爱文学创作。工作期间是省工商局特约记者,并在省工商刊物和工商报上发表很多作品。退休后又在江城晚报、永吉《谷雨》刊物上发表多篇作品。年在吉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办的市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诗歌散文征文活动中,有两篇文章入选并获二等奖。至以来,以成书三本,共七十余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