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款经典的FPS类游戏,《使命召唤》系列一直都非常受玩家喜爱,不管是出色的剧情和手感,就连游戏的翻译也都有模有样,但是今年十月份《使命召唤19:现代战争2》战役模式解锁后,本次的简中翻译受到了大量玩家的吐槽:过于网络流行语化、接地气。
有玩家表示在《使命召唤19》单人模式的简中翻译中,出现了许多网络用语,破坏了游戏代入感,比如“我真的会谢”“抱歉中尉,我来翻译一下”等等逆天翻译,让人捧腹大笑。其中还有一张截图显示,肥皂(游戏人物)竟然说起了上海话?
而对于“我真的会谢”这句话,前后文大意是肥皂受伤,幽灵无线电让肥皂利用身边物品自救,肥皂答:“thankyouforthetip”,结合游戏里的剧情的话,这句话确实是肥皂阴阳怪气的感谢,翻译成“我真的谢谢你”或者“我TM谢谢你啊”会比“我真的会谢”要更合适,因此这个不符合语境的翻译,也是本次玩家吐槽翻译的导火索。
我们之前写过游戏翻译的文章,如有兴趣可自行搜雅言翻译公号,就像我们文章里写过的一样,一款游戏想要做好本土化,翻译是其中之一,也是关键。不过翻译并非单独把英语句子翻译出来就行。想要翻译好游戏内容,并非看翻译人员的英语水平,更多是看中文水平,因为游戏不像是文章,游戏里面的文本对话并不会出现太过深奥的单词。
而像《使命召唤》这次的“翻译失误”则是过于本土化却没有照顾到玩家的感受,翻译用网络热词,虽然玩家在玩的过程时看到会觉得挺搞笑,但是不建议这样做,这些流行词大多语法错误,不了解的人还看不懂,过几年再看还会觉得有一种莫名的尴尬。
游戏翻译是否需要遵循信达雅,其实是不必的。我们可以在很多比较硬核的游戏中,能够听到以及看到许多非常接地气的“国粹翻译”,这些翻译是基于游戏背景之下,人物背景之下所翻译出来的。比如《赛博朋克:》以及之前《使命召唤》系列的汉化。这些游戏的翻译虽然充斥着大量“国粹”以及并不信达雅的翻译,但还是获得了玩家们的一致好评,只是因为更贴合人物背景以及游戏,也符合这种硬核游戏的风格。
游戏翻译,受众的基本上都是年轻人,其实像“我真的会谢”这种网络梗,能明白译者是为了贴合年轻人的一个想法,也会让大家在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有一种“亲切感”。但是网络用语泛滥成灾,各种没啥生命力的网络流行语充斥于人物对话之间,让玩家实在没有办法产生共鸣,也很容易出戏。
像游戏翻译,如果没有翻译好就会成为经典的反例教材翻译,比如“踢牙老奶奶”就是错误翻译而导致成为“喜剧翻译”的经典教材。
台湾英宝格股份有限公司代理发行的RPG电脑游戏《无冬之夜》(NeverwinterNights)中有这样一句字幕:“我抬头看到一位老奶奶慈祥的脸。我抓住她的手…但她竟然一脚踢到我的牙齿。”
英文原文“shekickedmerightintheteeth”的本意为“她漠视我”,可见厂家的翻译有多粗制滥造。此后,“踢牙老奶奶”被广泛用于吐槽游戏发行商翻译时的不用心,也正是因为前后落差造成的喜剧效果,也让这个翻译成为经典。
还有很多这种因翻译失误而造成的“喜剧翻译”在这里就不阐述太多了,雅言翻译之前写过这种“因汉化失误而引发的爆笑翻译”文章,如有兴趣可自行前往查看现如今,游戏出海以及国外经典3A巨作流入我国,都已迎来黄金时代,翻译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未来,全球游戏发展有无限想象空间,国产游戏出海也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游戏翻译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游戏翻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游戏内文字翻译作为基础,优质的本地化语言可以提升玩家的好感度,拉进与玩家之间的距离,同时也能为游戏公司带来不小的收益。优秀的汉化游戏会让玩家拥有绝佳的体验,好的翻译也能完整保留游戏本身传递的信息与内涵,而错漏百出的翻译只能导致大量玩家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