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只顾自己快乐的魔鬼导师,逼死寒门 [复制链接]

1#

近日,一则令人心酸悲剧被推上热搜。一位正处于大好年华、前途光明的研究生,以凋零的生命为代价,引发了无数网友沉重的深思。

考研,对于无数学子都是一场改变命运的重要考试。能够成功考研、步入更好的校园、开启更光明的人生,更是无数学生梦寐以求的结果。谭大伟又何尝不是如此?出生于寒门的他,努力、拼命读书,经过十几年寒窗苦读,终于考上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正是为了改变命运、改变家庭生活条件,朝着自己的理想和光明未来刻苦奋斗、踏实前进。

然而,正是这样一位极为优秀的学生,却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理想中美好的研究生生涯,在导师张宏梅的“一手压榨”下变成了地狱般的生活。

谭大伟是南京邮电大学材料学院的在读研究生。年12月25日,圣诞节的夜晚,校园中还弥漫着喜悦欢快的气息。被导师一如既往责骂过后,谭大伟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异常。他像往常一样安安静静地一个人去食堂吃了饭,回到宿舍休息了一会,然后带着一把伞和打火机离开了寝室。

他再也没有回来。第二天,谭大伟在材料科学楼起火的教室中被发现,他已经在大火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导师的谩骂和苛责,已经长期压迫着这位老实、本分而内向的学生很久很久。导师张宏梅在公开场所多次指责辱骂,丝毫不留情面;这次则是因为谭大伟在准备实验材料时未提前预报导师,超出预算三千多元;导师直接在办公室当着其他学生和老师的面大发脾气,并且要求谭大伟自行承担三千多元的实验费用。

对于这个每个月只有几百块补贴作为生活费的寒门学子而言,这无疑成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很多学生私下里反映,虽然张宏梅看起来笑意满满,十分和善,但是平时相处起来脾气确实不怎么好,发脾气是常态,经常对学生大声吼叫、摔书、摔东西,没有一天是不发脾气的。组内的学生们每天都提心吊胆、战战兢兢。

而家境贫寒的谭大伟,在导师这儿得到的是无尽的人格侮辱。有一次,张导师甚至当着其他学生的面嘲笑他的穿着,说出“你是不是没钱,我拿钱给你去买衣服”之类严重伤害学生人格和心灵的侮辱之语。长期处于这样的语言侮辱之中,学生内心的心理阴影有多大,可想而知。

还有同组的学生反映,导师经常让学生帮忙做私事,并且根本不考虑学生的学业安排。她经常让学生帮她无偿做一些私活,甚至成为她自己开的一所小公司的免费劳力和助手。女生们帮助负责财务,男生们就负责运送材料器材。

谭大伟也是被“压榨”的学生之一。不仅成为导师的免费劳力,实验经费也经常被导师以各种理由扣下。

在同学们的印象中,谭大伟是一个非常懂事本分的学生。家境不好,他就只吃一些便宜的饭菜,省吃俭用,甚至自己种些大蒜下面吃,能省则省。一个月,他的开销甚至可以从块中省下一些。并且,尽管生活非常拮据,谭大伟在学业上却相当勤奋,不仅花费大量时间在课程的钻研学习上,还经常泡实验室、非常认真地完成实验报告和论文。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吃苦耐劳、能忍则忍的学生,却终于无法忍受导师一系列的压榨和辱骂。充当免费劳力、被扣经费、精神侮辱、口头辱骂、不给改论文并且要求延期毕业……未来还有什么希望?未来只有一片灰暗。研究生生涯,成了一个笑话!就这样,谭大伟患上了抑郁症,选择了一条令人心痛的道路。

张宏梅是吉林大学理学博士学位,曾经还在中科院化学所做过博士后研究工作、赴海外求学,经由人才引进计划进入南邮成为特聘教授。如果不是事情被曝光,我们很难想象,这样的人品问题,会出现在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硕士导师身上。

这样一位导师,按照身为师者的最低标准,本应该将自己所学教授给学生、做到最基本的关心爱护学生,可她却完全没有一个导师的样子。在她身上,口口声声提倡快乐科研,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不断为自己谋取利益、没有师德可言的只顾自己快乐的“魔鬼导师”,实在令人感到可恨。

如今,张宏梅已经被解聘,这个结果令人大快人心,却也令人感到深深的无力,也难以告慰谭大伟的亡魂。导师压榨研究生,在全国高校范围内不是个例,近些年来甚至越来越常见。学生们好不容易考上研究生,身上背负着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为了毕业、为了取得成果,不得不长期忍受着一些无良导师的压榨剥削,默不作声、不敢反抗,最后导致精神崩溃。

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还有多少诸如此类的事件在不断发生呢?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在面对这类事件时,千万不要采取过于极端的方式,否则不但无法解决,还会伤透父母的心、摧毁一个家庭。要正确维护自身利益、为自己发声,才能夺回属于自己的正义。

同时,这些以生命为代价的痛心事件,是否唤醒了人们的良知?高校导师制度是否存在一些急需更改的缺陷?导师和学生的关系该如何达到平衡?这些无疑都是我们应当深思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