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时候都玩过吹泡泡,但你知道其中的科学原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http://www.pfzhiliao.com/

小时候,咱们都玩儿过吹泡泡的游戏,买来的道具,蘸一蘸,用嘴向前吹,就能出现五颜六色的泡泡~

时代在进步,现代人的玩儿法又不一样了!这不,小德发现,已经有人丢掉道具,干脆直接用嘴吹泡泡了!

吹泡泡的游戏,我们从小就开始玩儿,但你知道它的原理是什么吗?为什么这位女孩儿可以变身“人肉泡泡机”?咱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

泡泡形成的原理

泡泡,其实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液体之间的水分子会受到来自水和空气两方面的牵引力,由于水分子之间的牵引力比水和空气间的牵引力大,就会发生水分子在空中粘合在一起的情况,也就是“泡泡”。

其实,你用湿润的舌头舔一下上嘴唇,然后慢慢脱离,也会在嘴里产生泡泡,只不过它很快就破掉了。那么,为什么吹泡泡机就可以让我们较长时间的看到泡泡呢?

如果是纯水,它的表面张力会很大,泡泡形成后会迅速将它“扯断”。而如果换成肥皂水,它的张力就会变小,从而维持泡泡的状态。

并且,由于泡泡是圆的,太阳光照射过来后会在表面发生干涉,从而让泡泡变得五颜六色,非常好看~

“泡泡水”是怎么做的

女孩最开始吹泡泡,是用的洗澡时偶然涂到嘴上的沐浴露。但后来她吹泡泡,就更加注意安全了,用的牙膏和一些可食用产品调配的“泡泡水”。

虽然女孩没有透露用的哪些可食用产品,但自制可以用嘴吹的“泡泡水”其实也蛮简单的。

小德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个,安全可上嘴的“泡泡水”配方。

1/4杯无泪配方的婴儿专用沐浴露,3/4杯水,3汤匙玉米糖浆或白砂糖。

添加糖或玉米糖浆,是为了增加吹出泡泡的粘度和持久性。而为了用嘴吹泡泡的安全,沐浴露一定要选安全无害的,就算没达到可食用级,至少也不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制成后摆放一段时间会令“泡泡水”的效果更好,但因为两周过后,泡泡水很可能会分离,因此一次最好不要制作太多“泡泡水”,避免浪费。

泡泡水的最佳比例还需要不断尝试,制作配方也有很多种,想要吹出最大最好的泡泡,还是要像视频里的小姐姐一样,不断尝试才行。

不过小德也要提醒大家,如果不能确保“泡泡水”的安全性,最好不要上嘴哦,小孩子也不要一个人在家里尝试!

“泡泡水”蕴含的化学知识

泡泡水中,蕴含了许多化学的知识,比如“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泡泡水由于表面张力,在空中形成泡泡,这其实属于分子间作用力。说到这儿,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一位“神人”。

不知道大家是否记得,最强大脑选手王昱珩,仅用肉眼观察,从杯同样来源的水中辨别出了自己最开始看到的那一杯。

从表面上看,杯水一模一样。但选手王昱珩可能有着惊人的观察能力,甚至能观察到水中分子的运动,从而对其进行记忆,迅速找出。

中学化学实验

大家可不要觉得分子的内容“太玄”,其实,“分子间作用力”“分子的运动”与我们的生活非常接近,并且,这也是我们中学必做的化学实验之一!

看这张图,是不是感觉很熟悉?小德就来带大家温习一下“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这一实验~

实验用品:

烧杯、量筒、滴瓶、玻璃棒、浓氨水、酚酞溶液、蒸馏水

实验过程:

在蒸馏水中加入酚酞溶液,在酚酞溶液中加入浓氨水,酚酞溶液遇碱变红,将盛放不同液体的容器放在同一密闭环境下观察

观察结果:

盛有蒸馏水和酚酞溶液的杯子逐渐变红

实验结论:

浓氨水易挥发,其分子运动到旁边的杯中,因而导致变色,证实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如此一来,你是否对化学中的分子运动了解更深了呢?小德建议您,初高中时期,一定要让孩子认真对待每一个动手的物理、化学实验,因为这可以让他们对知识有更加充分的理解、认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