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村里走出来的北京大学校长
年10月,周其凤出生于湖南浏阳龙伏镇尚埠村,一个隐在深山中的穷沟沟。周其凤的父亲去世的早,他的母亲只得含辛茹苦,一个人拉扯起来包括周其凤在内的四个孩子。特殊的环境培养出周其凤和母亲深厚的感情,这也为他日后高调为母庆寿埋下了伏笔。生长在贫困环境中的周其凤从小就成绩优异,18岁的周其凤成功考取北京大学化学系,成为山沟里飞出的金凤凰
北京大学原校长周其凤
年,时年23岁的周其凤大学毕业,并顺利留校任教。留校工作八年后,周其凤考取了北京大学化学系的研究生,后被国家公派到美国知名的马萨诸塞大学学习,并先后获得该校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周其凤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先后被聘任为北京大学副教授、教授。年,周其凤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以表彰他在高分子领域的卓越成就(郑强教授似乎也是这个领域)。学术做得好的同时,周其凤也开始被北京大学重用,先后被任命为北京大学系主任、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大学副教务长。
北京大学
当选院士后的周其凤仕途开始发生重要转折,先是他被从北京大学调至教育部工作。4年后,周其凤奉调北上任吉林大学担任校长,担负起整合东北第一综合名校的重任。并在四年后重回母校北京大学担任校长,担负起更重的重任。
“堵枪眼”的吉林大学校长周其凤
年6月,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和长春邮电大学五校合并组建新的吉林大学,成为东北地区第一重点综合大学。五校合并,极大地增强了吉林大学的实力,3年后吉林大学成为新增列的11所副部级高校之一。
吉林大学
但急速扩张之下,新成立的吉林大学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吉林大学在合校后的短短3年内就与三家银行签订了总额为54亿元的贷款协议。据悉,这部分贷款主要用在了自筹基建、征地、改善教学科研条件和支付贷款利息等。此外,吉林大学还用这笔钱组建了大学科技园,并创办了一批企业。这意味着,吉林大学每年至少要偿还1.6亿元的贷款,这对吉林大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
在这种情况下,周其凤奉命北上担任吉林大学校长,被教育部形容为北上“堵枪眼”。但周其凤到校之后,发现吉林大学的问题远远不止债务危机那么简单。招生作为一所学校的最重要工作,生源质量决定着吉林大学这块金字招牌的质量。但当时的吉林大学却有一项弊政,即吉林大学教职工的子女只要高考成绩高于本科线,便可入读吉林大学。
周其凤院士(左一)
这一明显违反高考政策、破坏社会公平的政策竟然在吉林大学堂而皇之的存在了多年。且没有一位校长对此政策进行调整,无疑是怕得罪数量众多的吉林大学教职工。周其凤到校以后,取消了这条不合理的土政策,也因此得罪了一部分既得利益者。据说还遭到了部分教职工的抗议,但这一决定得到了广大吉大学子的支持和欢迎。
周其凤对吉林大学大刀阔斧的改革还不止于此。在周其凤担任吉林大学校长之前,吉林大学的职称晋升体制就是数资历,即讲师到了一定年限就升为副教授,再过几年就成为教授。周其凤到校后,对此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一口气就摘掉了45位考核不达标的博导帽子。
吉林大学
到校第3年,周其凤决定自曝家丑,将吉林大学债务危机放在了校园网上,由此引发了社会对高校财政状况的